池州市中学语文新课标教学研讨活动在九华山风景区中心学校顺利召开
随后池州市教研室语文教研员张婷介绍活动议程,宣布活动开始。
来自池州市第十六中学的语文名师李楠为大家上了一节示范观摩课——《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李楠老师结合新课标要求,通过生动的教学,运用巧妙的教学设计,与学生进行丰富精彩的互动,有效整合了大单元课程资源,实现了跨学科任务群融合教育,恰当运用情景化教学,引导学生在哲学思维的碰撞中对加深对两个人物的理解,培养学生关于生活态度的辩证思考能力。
九华山风景区中心学校语文教师都术才为大家上了一节示范观摩课——《金色花》。他以“说说你和母亲之间的故事”进入课堂,营造了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学生们在交流分享中,通过赏读课文,品味语言,引导学生走进人物内心。再朗读重点句子、关键词语去分析孩子的童真、可爱、活泼和调皮,感悟母亲的慈爱和善良。结束以”假如我变成了......”句式写一段文字,展开学生的想象,促进学生主体的发展,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课程结束,教研员及教师代表结合语文新课标的要求,对两节课进行了评课研讨,通过两位教师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教师素质五个方面进行评分,交流分享自己的听课心得。两节单篇真实的语文课,展现了我市中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发现了大单元项目化教学、跨学科主题教育融合、整本书阅读等方面存在的短板。通过评课研讨,大大提高了教师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评课结束后,由都术才老师做《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谈散文诗课堂教学设计》讲座。都术才老师向大家分享了近期以来走访考察各地名校,交流学习的感受,总结出“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并运用在散文诗教学中,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把握两者结合的策略,让“写”的活动进入课堂,将读、学、写贯穿到阅读教学中去,促进知识的迁移,学生的阅读、作文能力才会逐渐提高,语文素养也会不断提升。
活动最后,由池州市教研室语文教研员张婷布置下阶段工作,她表示全体语文教师要珍惜此类教学研讨的活动,积极参与教学实践活动,总结经验,结合新课标要求,认真把握教材,研读文本,落实教学常规,提高课堂效率,努力探索课程改革与提高教育质量相结合,促进教师、学生双向发展,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要把《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中的基本理念熟读牢记并真正内化为自己的教学思想与行为,付诸教学实践。
来源:三名工作室、教研组
撰稿:张梦雅、马原
编辑:胡贤文
初审:张梦雅
复审:吴承可
终审:吴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