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周建设教授来中心学校开展讲座
2024年11月4日,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周建设教授一行4人来我校做关于初中语文作文批改方法的指导讲座,九华山风景区中心学校初中语文教学组教师全体参加。
首先,周教授针对目前教师的作文批阅现状做了归纳:1、批改任务繁重,效果不佳:教师需要全批全改学生的作文,包括眉批、旁批和总批,但这种详细的批改往往效果不佳,学生受益甚微。2、缺乏创新性和针对性:教师大多以略读课文和单元作文范围为例,缺乏具体的素材收集和写作方法指导,导致学生对写作目的不明确,结构把握不合理。3、批改方式单一:许多教师在批改作文时,注重字词评改,缺乏对作文技法的具体指导。4、缺乏生活化细节:作文教学缺乏与生活实际的结合,学生难以从生活中获取写作素材,导致作文内容空洞,缺乏新意。
对此,周教授提出“语言智能”概念,首创语言智能学科,强化与智能技术融合,创建语言智能表达、评测模型。为此,周教授以《人工智能赋能课堂教学的战略意义》为主题作报告,通过基础教育案例,AI智能可根据小学、中学、大学不同学段的学生能力针对性的批阅,对学生在写作上理解题意、明确中心、内容详实、感情真挚等多方位制定评价维度,给出打分。学生可根据修改和批阅情况对作文修改,再修改过程中提升写作水平。
利用人工智能帮助老师节省无效、低效、重复性工作的时间,可以有效改善作文批阅的现状,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也让老师可以有时间分析学生的状态,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更具价值的教学设计、学生针对性辅导和更多成长陪伴中,让老师能够更好地关注每个孩子的核心素养发展和心理健康,关注人的全面成长。
来源:三名工作室
撰稿:张梦雅、马原
编辑:胡贤文
初审:张梦雅
复审:吴承可
终审:吴文兵